谈朱柏庐家族的家风和家学
谈朱柏庐家族的家风和家学
王广成 霍纳新
“玉峰朱氏”是昆山望族之一,其家族具有数百年的历史。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其家族独特的家风和家学。朱柏庐先生深受玉峰朱氏的家风和家学的影响。
(一)玉峰朱氏的家风
所谓家风就是指家族的传统、规范和习俗。玉峰朱氏的家风主要是忠于国家、气节高尚、淡泊名利等。
最显著的具有忠于国家理念的朱姓家族成员是朱集璜。明清鼎革之际,当南京被清军攻占之后,乡人归庄等发动昆山起义,推举明朝老将王佐才守卫昆山城,朱集璜等共同举兵帮助王佐才守城。当昆山县城被清军攻占之后,他把绝命词写在衣服上,绝命词的内容是:“可质祖宗,可对天地,生无自欺,死复何愧!”然后投东禅寺后河自杀。他的学生孙道民、张谦等同日殉难,一同牺牲的有五十余人。朱氏家族成员的忠于国家还表现在关心国事大事,坚持真理。吴郡昆山的始祖朱子荣因上书地方官建言政治而被授予从政郎、江州文学;其子朱大有因上书言事得罪贾似道,被诬陷入狱,家产被没收,人被流放到淮西;明洪武年间,朱吉被荐授户科给事中,当看到皇帝朱元璋要处死无辜的老百姓时,他就上疏皇帝。皇上听从了他的正确建议;嘉靖十六年(1521年),朱希周是礼部右侍郎,与昆山同乡毛澄同在朝廷。当时朝廷上有“大礼仪”之争,他数次偕同毛澄、张一鹏等抗疏争议;朱柏庐先生的父亲朱集璜多次向地方上的官员上书,为民请命。在他的文集《观复堂稿略》中有《与高水丞》《乞免昆邑代兑书》《再上巡方书》《上陈默庵郡侯》《再上陈郡侯》《上抚军留默庵陈郡伯》《与蔡华夫邑侯》《致万邑侯允康》等文章为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话用在玉峰朱氏身上确实是名不虚传。
朱氏家族成员大多有着高尚的气节。如朱吉把圣贤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平时谨言慎行,待人处世表里如一;其子朱定安被本乡叶文庄公称赞为“清修苦节,不坠家声”;其孙子朱夏忠厚、严谨,不乱交朋友,“刻志励行,负气高节,有祖父家风”;朱柏庐先生的父亲朱集璜的气节更是动人心弦,即使自己牺牲生命,也不向清军投降。
淡泊名利也是朱氏家族的特点。朱泰安家居时,有人告诉他关于官府中名利之事,他总是默不做声,就好像没听见一样,逍遥终身,不谈官府事务。朱寿在父亲死后,用尽自己的财物独力埋葬,不和其他兄弟计较。在旅馆住宿时,老板多付给十两银子,他发现后就送还店主。朱希周在家居住期间,更加廉洁,门生故吏赠送的东西,一概不接受,居住的房间空空荡荡。他不喜欢办置产业,也不养姬妾。
(二)玉峰朱氏的家学
所谓家学就是家族世代相传之学。
玉峰朱氏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文学传家。玉峰朱氏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文化望族,家族世代以儒为业。其家族从朱子荣开始,就研习儒学,此后直到第十三世朱集璜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或者出仕为官,或者隐居教书,是时代的精英。朱德润著有《存复斋集》10卷附1卷;朱吉著有《三畏斋稿》四卷和《五斋集诗纂》;朱夏喜欢作诗,著作《家乘十卷》,还著有《勉斋稿》行世,并重新编写朱德润的《存复斋集》;朱永安“博学工诗,为文专主性理”;朱希周曾经参加纂修《通鉴纂要》《孝庙实录》,著有《恭靖公集》和《明伦大典》24卷;朱希颜曾详细考订《朱氏家谱》;朱集璜的著作有《观复堂稿》20卷、《山行日记》1卷;朱柏庐先生著有《删补易经蒙引》12卷、《愧讷集》12卷、《毋欺录》3卷、《柏庐外集》4卷、《未刻文稿》3卷、《春秋五传酌解》《四书讲义》《困衡录》《朱柏庐先生治家格言》(《朱子家训》)等。
玉峰朱氏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艺术传家。自朱德润成为书画名家,以后代有人出。朱德润从小就诗文工整,精通书画。元朝延佑末年,被赵孟頫举荐为国史编修。英宗时,授官镇东儒学提举。至正年间,起用为江浙行省平章参谋、长兴太守。所到过的地方都留下好的名声,又因为书画而闻名天下。有《秀野轩图》《林下鸣琴图》《松溪放艇图》等传世;朱吉因擅长书法而改为中书舍人,升迁为侍书,在皇帝身边度过的时间有十年之久。在他退休回家时,随身携带的箱子中仅有书法和名画。在回家的路上,他遇到一个老朋友因欠租而抵罪,就把书法和名画卖掉帮他偿还。朱夏尤其精通书法,还购买了很多先世的手泽以及书法、名画等。朱定安精通楷书,尤其精通古篆,很得周伯琦的笔法。相传玉峰山前的“篆冢”就是他埋葬的。朱永安擅长草书,得晋人笔法。他还购买了很多古今书籍。空闲时常鼓琴自娱。
玉峰朱氏的家风有利于家学的发展,反之家学更促进了家风。而在两者中,更重要的是家风,因为没有良好的家风,则很难有流传千古的家学。从6岁开始,父亲朱集璜就成为朱柏庐的启蒙教师。父亲朱集璜的不屈而死,又激励了朱柏庐先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玉峰朱氏的家风和家学影响了朱柏庐先生的一生,造就朱柏庐先生的人品和学问,使之成为“昆山三贤”之一。
作者介绍:
王广成:昆山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昆山朱柏庐研究专家。
霍纳新:中学高级教师,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朱柏庐治家治学思想课程基地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