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添加

什么样的课堂时生态课堂?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教育论坛活动记录

2016年09月16日

什么样的课堂时生态课堂?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教育论坛活动记录

论坛地点: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图书馆会议室

论坛时间:2016年11月14日

论坛主持:杜志国

参加人员:范建银、王东宁、沈雪春、张维元、毛福源、居万峰、金玉宏、董丽娜、李春燕、沈晓寰、秦国英、刘良鹏、蔡幸、朱善华、王俊、滕明慧、刘茵芷、殷隽卉、朱国强

活动记录:

2016年11月14日,江苏省三星级高中复审评估专家组对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进行了为期一天半的现场评估。本次评估专家组由五位成员组成,分别是组长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校长,组员有如东县教育督导室副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吴江中学党支部书记,江苏省特级教师、原苏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以及原江苏省震泽中学校长。联络员由苏州市教育局基教处老师担任。

11月14日下午,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在图书馆会议室发展了主题为“什么样的课堂时生态课堂?”我校参加论坛的老师和评估专家就“生态课堂”话题,开展了热烈的探讨和交流。

http://s.yun12.cn/ksjkqgjzx/images/13nozzmqtmz20200710161958.png

主持人:从“生态课堂”的名称上可以看出它是“教育与生态”结合的产物,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态学早已超出了生物学的范畴,涉及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经常会谈及的一些流行词语:“海洋生态学、土壤生态学、社会生态、人类生态学、政治生态学、经济生态学等等,教育作为一中独特的社会现象,当然也在其中,于是,教育生态学便应运而生了。

最早提出教育生态学这一科学术语是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Lawrence Creming))1976年在《公共教育》(Public Education)一书中最早提出来的,并在此书中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随后,教育生态学和生态课堂的研究便开始在欧美国家流行起来了,并且逐步传到我国。尽管我国对于“生态课堂”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可以说起步较晚,但是我们的“生态理念”其实“自古有之”,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都是对于“生态课堂”深刻理解和独特诠释。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以及核心素养的正式提出,生态课堂再度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在知网上输入“生态课题”后,检索到相关的科研论文达到28万余条,可见人们的研究热情之高。

另一方面,基于实践层面的课堂实践探索也蓬勃兴起,各种类型的研究课、汇报课、研讨会等展示活动丰富多彩。

这其中,山东潍坊高新区实验学校基于“容、智”理念下的“生态课堂”和章丘实现小学的“生态语文”教育开展的颇具特色、卓有成效。

http://s.yun12.cn/ksjkqgjzx/images/lno1qlqxxbm20200710161959.png

http://s.yun12.cn/ksjkqgjzx/images/epzqzpsazht20200710161959.png

今天,我们也来共同探讨一下,我们所理解的生态课堂,下面我们现就第一个话题进行探讨:

话题1、请您谈谈对生态课堂的理解,以及如何构建生态课堂?

董丽娜老师:

我所理解的生态课堂应该就是一片园地,老师不是土壤不是雨露也不是阳光,老师应该是一棵大树,学生是小树,他们在这里共同成长。生态课堂应该是既自然舒适的,同时又能让师生都有所收获的课堂。简单点说就是一节课上下来,我自己走出教室的时候觉得很开心很满足,学生觉得他们学到了东西,并且感觉这一节课过得好快。

如何去创设一个生态课堂,我还没有想周全。我只谈一谈关于教学目标的设计吧。你在一堂课上想让学生学到什么领悟什么,这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也是致关重要的环节。每门具体的学科目标都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知识与技能(即每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过程与方法(即让学生了解学科知识形成的过程、“亲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只有三方面都兼顾到了,学生才算是自然、健康的成长了,这堂课也才能算是生态课堂。然而很遗憾的是,大多数学科、很多时候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都遗漏了第二点和第三点,尤其是探究知识的过程,和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引导。所以我想,我们在寻求生态课堂的过程中,很要紧的一点就是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多考虑过程与方法的探究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比如我们高二语文这个阶段是在学习《史记》和《散文选读》,就以《史记》为例,比如说上《高祖本纪》,我们在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除了强调文言知识的掌握,还应该引导学生去探究史记的特色,比如可以设计结合《项羽本纪》,去体会《史记》中“互见法”的使用;再或者,设计一个合作探究的环节,让学生自己去整理刘邦的性格特征,从而领会《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特色,并且形成自己对历史人物的评判。如果这样设计,我觉得这堂课就不再是一堂老师讲、学生记的文言知识课,而会是一堂轻松、充实的,生态的课堂。

杜振义老师:

生态课堂也表现在“体验课堂”方面:“学生要想牢牢地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用内心创造与主动体验的方法来学习数学。”因此,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自主探究、自主发展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提供信息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介绍一下个人对“体验课堂”的理解:

(1)引导学生体验问题的生成过程。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能促使学生发展。当学生自觉地体验到问题的必要性时,就会主动地提出 “为什么”和“怎么办”。例如:《必修4》教材中弧度制的引入问题和《选修1-2》教材中数系的扩充及复数的引入问题,只有让学生主动地体验到问题的生成过程,学生的思维才能被激活,才能自觉地投入到探究之中。

沈晓寰老师:

生态课堂注重学生的自然生长。所以,我认为生态课堂的学习方式应该是自主学习,教学中要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重,提倡教师创设场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每个学生参与课堂,有效开发潜能。比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依据课本,让学生自己排演话剧《雷雨》《茶馆》,在排练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熟悉情节,揣摩人物心理形象,这样学生不仅有了有趣的课堂体验,而且达到了非常好的学习效果。

此外教师也可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学生创设动脑,动手,动口,释疑解难的机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商讨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例如,我在教授《边城》一文时,让学生提问,其中有一组提出边城的人们是那样善良纯真,翠翠的爱情为什么会以悲剧结束呢?其它小组同学讨论集每个小组人的智慧,从各个人物的性格,地理位置,宿命论等多个角度给出了合理解释,认识的深度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李春燕老师:

自然界中多样性的生物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使得整个生态系统保持动态的平衡稳定和谐,在我们的生态课堂中,应该以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为本,通过最优化、最有效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生命得到自由发展。所以教学目标也应该是多样的。教育家于漪从语文教育角度指出“情感、态度、价值观,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同时还要培养丰富的情感、高尚的情操。至于态度,包括学习态度、责任感、尤其要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应该注重教学目标的分层设置。

从我们英语角度来讲,一方面,我们要培养学生用英语来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知识和能力只是完整人格的一部分,情感态度意志等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要特别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培养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形成某种观念、态度和价值观。最终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使学生健康成长。

比如,最近在学what is happiness to you这个单元,阅读课文是以体操运动员桑兰的励志故事来作为例子的一篇访谈,我们的教学目标就可以分层设为:

语言技能目标:训练学生的快速阅读、找读能力;了解访谈类阅读的阅读策略

学习策略目标:通过自主阅读、两人合作采访和小组讨论,训练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

情感态度目标:学习桑兰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面对学习生活中的种种挫折

以上的老师从不同角度对生态课堂阐述了自己的看法,非常好,我想从评价标准这个角度谈谈我的看法,魏书生说过“一堂好课应该是老师学生都得到身心愉悦的享受”。一刘良鹏老师:

一堂好的生态课应该从这几方面去评价:

1.教学目标明确。确立三维目标,体现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有机结合;2.教学内容精当。落实“重点精讲、精练、难点突破”,取舍恰当,沟通课内外学习。3.教学环节简约。体现“精讲”与“训练”有效结合,保证每节课15分钟的训练。4.教学方法灵活。课堂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5.学生行为方面:尽量做到学生全员参与学习,课堂气氛和谐,学生能多角度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6.教师素质方面:教态自然亲切、氛围平等和谐、无拖堂现象、注重教学语言。

举例高三语文课堂:“找到一个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平衡点”。从《项脊轩志》这篇文言文中,作者围绕“百年老屋”的几度兴废,追忆昔日读书生活和日常琐事,寄托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情怀念,抒发了人亡物在的身世之感。这个老师不但引导学生掌握了文言文的知识,并且引导学生自己对长辈,父母的点点滴滴关怀的回忆,课堂一下子就活跃了,学生把父母平时对自己的关心的小事一下子全回忆了,讨论热烈了,大家畅所欲言,这堂课就收到了能力与情感的有机结合的效果。

话题2、您认为生态课堂可以促进学生哪些素养的发展?

殷俊惠老师:

学生的注意力一般在课堂开始结束的时候最为集中,而课堂中间可能会有走神的情况。但一般,老师最投入的时候是课堂中间,所以老师可以适当调整上课的流程。课堂开始时,

??? 1、可以简单地安排学生(模仿老师上课)对生活、学习等方面做2分钟的体会演讲或交流讨论,快速吸引全部注意力,训练学生日常口语交流,老师听着学生的语言,语法,然后做1分钟的简单点评

??? 2、英文原版电影的片段(涉及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语法or?词汇)

??? 3、交流英文诗词的翻译

??? 快速导入本课主题

例如:课堂以电影片段开头,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有笑点大家都会笑,通过笑来观察学生是否进入上课状态)

课堂上(上课25分钟左右)学生开始有点开小差

??? 1、可以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模仿课文朗诵,快问抢答,让学生参与,动起来,说起来,根据班级人数,分六到七组,参与度高或准确率高的,可以给一些小奖励

??? 2、老师可以用道具,电脑,实体的东西来讲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一系列感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关学生兴趣,生活爱好的课文or单词,例如讲到外国节日,可以例举,万圣节要准备东西来带:面具、糖果、简易的南瓜灯,一边介绍,一边教国外风俗,还可以让学生参与表演 play?trick?or?treat)

课堂结尾时

??? 精简有力的总结课堂内容,布置与下节课衔接的小作业(可以分小组完成)

生态课堂与学生的多次互动,打破常规的老师讲解、提问模式,让学生参与课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并且,用小组讨论,学生独自演讲,学生模仿老师讲课等方法来逐渐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合作的意识。每个人参与到课堂就能让他思考,训练思维,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 (每个班都有害羞的学生)轮流的演讲、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很好的给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让他们在课堂逐渐改变自己的害羞,胆怯。(罗茂)

??? (每个班里都有想法的人)小组讨论,可以很好地让他们成为小组的支柱,发展他们的领导能力,以及和其他同学的配合度(寇准)

??? (每个班都有活跃的人)课堂表演,可以增加他们的自信,活跃班级气氛,调动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梁涛)

孔子提出因材施教,但如今每个老师的学生都比较多,我们需要先通过符合大部分学生的方法(讨论组,可以有效地让老师发现拥有自我学习能力的学生)去教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果还有小部分的学生不懂如何自我发展,自我学习,老师也有足够的精力去提点、教小部分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发展。

????话题3、生态课堂理念下的教学对您的发展有什么帮助?

董丽娜老师:

我认为生态课堂理念下的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是更高的。因为它是活的课堂。活的课堂就可能出现各种状况,而不断地让自己去遭遇这些状况,并且处理好这些状况,一个老师的课前预设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拿我自己来说,比如前几年我们刚开始讲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次讲,我在黑板上投影作文材料,请同学们限时审题、立意,然后请大家分小组交流,每个小组选出一个最佳答案交给我,我再投影出来跟大家一起分析评价。结果,在学生给我的答案里面,出现了一个完全没有想到过的偏题的立意,然而全班超过三分之一的同学非常认可这个立意。这个时候我就要经历头脑风暴了,我要立刻想清楚这个立意偏在哪儿、出现偏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以及怎么让学生也能够想明白。当时全班的眼睛都盯着我,于是我请一位立意正确的同学起来谈一谈他认为这个立意错在哪儿,他一边说我一边想,他给我争取了思考的时间也给了我启发。这个小危机就这样妥妥的解决了。而这件事以后,每一次上课前我都会有更充分的预设,也在经历了几次课堂小状况之后,胆子大起来了,敢于给学生更大的空间更多的自由,因为我已经开始有自信,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

就像我前面说的,在生态课堂这样一个园地里,老师是大树,学生是小树,我们共同成长。学生是在自由的空间、巧妙的引导中成长,而教师则正是在不断地危机、不停的反思中成长的。

话题4、你对生态课堂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还有什么样的疑虑和困惑?

朱善华老师:生态课堂的课堂效率如何落到实处?

王骏:如何把生态课堂与追求成绩更好的统一?

滕明慧:生态课堂的评价体系如何建立?

参与论坛的专家就这些问题和老师进行了充满智慧的探讨,专家高屋建瓴的分析,精辟入里的见解深深征服了参与论坛的每一位老师,论坛现场一次次想起热烈的掌声。

主持人:

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卢梭说: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两位教育家的观点不谋而合,我想这里所说的自然的即是和谐的,教育与教学和谐,师生关系和谐,教与学和谐,学科之间和谐,课内与课外和谐,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手段和谐,师生会在和谐中自然地生长,教师和学生的主体精神都得以充分的展现。我想这也就是我们今天的生态课堂。

这样的是为师生发展而教,为师生发展而学,以创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养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造就张扬的个性、开放的思想、创新的品质。

这样的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教师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教师的角色从全权代理的灌输者转变为设计者和促进者;学生由被动的教学信息接受者转变为一个具有创造性的学习者。

“生态的课堂”是有机的,只要灌溉如涓涓清泉,等待像云海观日,让师生充分地、自由地、和谐地发展,我们必将构建起一种新的教育情境,一种保持师生的可持续发展动力且生动活泼的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