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设置的、每位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由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三方面的内容构成,并同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等领域一起构成新课程的八大领域。综合实践活动共23个必修学分,其中研究性学习15个学分,社会实践6个学分,社区服务2个学分。其课程地位十分重要,在学分结构表中所占的学分比率是最高的,占最低必修学分(116个学分)的20%,占最低毕业学分(144个学分)的16%。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自然、生活和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等。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并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为保证这一课程在我校的有效开展,结合本校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通过本课程学习达到如下目标:
1、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
2、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学习的体验。
3、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掌握基本的实践与服务技能。
5、学会分享与合作、学会尊重与欣赏、学会人际沟通。
6、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7、增强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
8、形成具有关注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具体目标
高一年级:
1、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并能维持探究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2、初步获得参与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的技能和体验,掌握关注社会的途径和方法。
3、学会与人合作,懂得尊重和欣赏别人,获得人际沟通的能力。
4、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高二年级:
1、学会从实际出发,通过积极探究求得结论,并懂得尊重他人和前人的研究成果。
2、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激活学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备”,积累综合学习的经验,培养信息处理能力,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设想、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实证研究、取得结论、表达思想和交流成果等能力。
3、学会与同伴积极互助,提高参与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的能力,形成观察社会和分析社会的能力,初步形成良好的人生态度。
4、掌握和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高三年级:
1培养具有一定的心理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及战胜困难的毅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2逐步形成愿意参加社会建设、愿意为保护和建设祖国及全人类美好生存环境而奋斗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3、培养创造性思维和主体意识,能客观地、辨证地、科学地分析事物,从批判性、发散性等方面全面提高创造意识,从独立探究和亲身参与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
4、初步掌握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运用科学的设计和操作方法研究处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
二、课程内容
(一)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类:
1、自然环境类:主要是从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提出的课题,如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新能源利用、农作物品种改良、粮食问题、动植物保护、天文等。
2、社会生活类:主要是从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校规章制度、学校组织结构、社会关系、企业、社团活动、人群心理、人口科学、城市规划、法制建设、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宗教等。
3、历史文化类:主要是从研究历史与人的发展角度提出的课题,如乡土文化与民俗文化、历史遗迹、校园文化、传统道德、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民间文学、艺术研究、影视文化、时尚研究等。
4、个人成长类:主要是从关注个体成长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生社团、学生群体、学生消费、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班级制度与文化、流行音乐、时尚文化、行为方式、同学关系等方面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的课题。
5、跨学科综合类:主要是从科学技术与人类进步角度提出的,与中学的学科知识有一定的联系,但主要是需要多学科参与的、有助于了解当代前沿科学的综合学习课题,如遗传与化学、纳米技术、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基因工程与克隆技术、产权经济、核磁共振、组织行为等方面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新事物的研究课题。
(二)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旨在通过让学生亲身参社区公益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增加对社会的认识、理解与感悟,并在此基础上反思社会现象,发展批判思考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内容包括:
1、社区文化活动:参加社区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如法制宣传、人口与保健宣传、环保与卫生宣传、科普活动、文娱活动等。
2、社区环境建设:参加社区内力所能及的物质文明建设活动,如环保卫生、绿地领养、板报橱窗制作。
3、见习社区干部活动:调查社区社情,参与社区规划,为社区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体验社区干部工作。
4、志愿者活动:学校建立志愿者基地,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活动。主要是助学帮困、拥军优属等。
(三)社会实践
指广义的社会实践,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其内容包括:
1、校内自我服务性劳动:培养主人翁意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主要进行日常劳动卫生工作、日常生活技能竞赛活动。
2、军训:进行军事知识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和组织纪律的养成教育。
3、参观:组织专题的参观考察活动。了解当前科技和社会发展趋势。
4、德育基地活动:充分利用周边德育资源,建设法制教育基地、历史文化教育基地、科技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现代工业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实践活动。
5、社会调查:抓住焦点、热点问题,利用课余、假期时间,进行环保、社情、国情、民情等调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6、社团活动:参加1-2个校内学生社团或校外合法社团,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三课程学分配置
1、研究性学习活动:共15个学分,第一学年进行基础知识学习并完成一个课题得5个学分,高二完成2个课题得6个学分,高三完成一个课题得4个学分。
2 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可利用课余时间分散进行,由教师组织或学生自由安排,三年内的服务总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即得2个必修学分。
3 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每年总数不得少于一周,三年不少于三周,每周2个学分,三年共6个学分。其中高一年级军训、高二年级社会实践各一周,分别计2个学分,其它活动如校内传统活动、社团活动、社会调查、节日活动、共青团活动等三年合计至少有一周时间,计2个学分。
四课程管理
(一)成立学校课程实施领导小组
组 长:邬金福
副 组 长:朱国强组 员:姚建忠、何红京、张少华、盛继中、金海岗、温益铭。
主要工作如下:
1、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作好动员工作,使新课程计划得到各方面的认可。
2、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如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等),引导建立校内与校外课程资源的协调和共享机制。
3、搞好后勤保障工作,协调各个部门工作。
4、制定新课程的实施方案,牵头制定有关课程管理制度。
(二)成立课程指导小组
组 长: 韩剑峰
组 员:高一年级全体任课教师
负责新课程的具体指导与管理:
1、制定课程计划及有关规章制度,如《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细则》、《综合实践活动导师工作量及考核办法》、《课程开发与导师指导手册》、《学分制评价细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安排》等。
2、研制《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记录册》、《导师指导活动记载册》。
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导师的相关培训。
4、根据导师和班主任核定的有关课程的文本资料和表现评价,进行学分认定。
5、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优工作(包括导师和学生)。
6、做好有关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料存档工作。
五 课程实施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课时安排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每周安排2课时。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程序:
1、培训教育。学校通过讲座、课堂教学、板报等多种形式,对高一年级学生和有关教师进行有关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知识、安全、交流技能等方面的指导。
2、分组。依据我校实际,研究性学习活动采取小组合作形式,一般5―6名本班学生组成一个课题研究小组开展研究,可根据学生意愿自由组合或服从协调组成合作小组,课题研究小组内必须实行分工负责制。
3、选题。课题是研究的载体,能否选择一个适当的课题,对于研究能否正常开质量如何影响很大,对于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至关重要。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自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提倡课题的综合性、社会性、探究性、开放性、独特性;强调课题的需求性、创造性、科学性、可行性,鼓励课题形式的多样性,可以是文献研究、观察报告、项目设计、科学实验、社会调查、问题追踪等。课题的陈述要求:课题的陈述要求简洁明了,要让人立刻了解到你所要研究的焦点是什么,你的研究方向是什么。形式:有陈述句和疑问的形式,陈述时的用语要有一定的研究课题的特征。
4、制定研究方案。课题小组确定研究课题后要填写课题实施方案表格,内容包括:课题名称、课题背景说明、研究目的和意义、小组成员及分工、指导教师、研究计划、活动步骤、活动场地与器材申报、预期成果等。开题报告会:即课题论证会。由专职教师和指导老师负责组织(没课的指导老师参加)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以启动课题研究工作。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教师在开题报告前,在讲演、辩论以及开题过程中的临场经验等方面对学生给予指导。
5、实践研究阶段。实践研究阶段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核心部分。学生根据本课题组的方案展开各种实践活动,包括查资料、做访问、观察、实验、社会考察、科技制作等。建议学生做好记录,有条件的可进行录像、摄像、录音、下载等。
6、结题阶段:指导学生完成成果的表述。
(1)成果的表述一定要按上表要求完成,每一部分的各个方面不仅不能缺少,而且要具体,特别是“研究”过程,不仅要有亲身体验的过程的描述,而且要有相应的图片或相片。
(2)研究成果:这一部分对于文献研究,要以一篇完整的论文体现。对于调查研究、实验研究、这一部分即可以以一篇完整的调查报告或实验报告体现,也可以直接列出调查或实验结果,然后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结论提出合理的建议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学生个人总结:学习态度、总结包括分工的完成情况,知识的掌握(课题研究、学课知识)、能力的发展、情感的体验。小组总结:小组课题研究完成情况,本人的收获,需改进的方面。教师总结。
(二)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以服务小组为主要活动单位,在学校或家庭所在社区范围内组织开展活动。主要有教师或学校部门来组织开展活动。学校不统一安排时间,学生可在高一或高二期间的假日内进行,但工作日必须达10个以上即得该学分,学分统一记载入高二“学生学习报告单”。
社会实践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在校外实践基地或校内组织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社会实践活动应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并发挥班干部的协调和管理作用;以小组为单位的活动,每组8-10人组成。小组可以自由组合,也可以由老师根据一定标准划分小组,并推选组长协调相关活动。活动的实施:
(1)活动前教育。由于部分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学生要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在开放的时空中开展,必须确保学生的安全等。因此,学校在活动前都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安全、法制、礼仪教育。
(2)精心规划。学生必须首先联系好将要前去实践或服务的地点或单位,制定活动计划,报告班主任或指导教师。班主任或指导教师要对活动的计划和地点进行分析和考察,活动要坚持“就近”原则,注意活动的主题性、价值性、实效性、可行性、经济性,并尽可能有特色等,杜绝功利性、随意性。
(3)活动实践。学生必须按计划进行活动,接受实践地或服务地的负责人领导,班主任和指导教师要随时关注活动的正常开展。在活动中,组长要协调好小组成员及各方面的关系,各成员要发挥团队精神,相互协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4)总结交流。学校每学年安排一次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的总结交流,形式由班级自定,可以是主题班会、墙报展览等。学生都必须写出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的报告、小结、体会、感受等。
六 课程评价
(一)评价原则:评价时遵循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将基础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结合起来。以档案袋评价为主。
(二)评价过程
1、研究性学习
(1)课题展示: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论文展示或答辩、模型作品展示和介绍、小品表演、主题演讲等。
(2)学生进行组内互评和组间互评。
(3)班主任或指导教师考核,并组织、引导学生再一次反思自己的研究历程,综合评价学生的研究活动。不论何种研究成果,其格式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课题名称、课题报告执笔人、指导教师、文章摘要、研究成小组成员的小结报告、指导教师意见及出勤情况等。
(4)教研室审核,教务处备案。
2、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
(1)校内统一组织的活动由相关部门提供证明,校外活动由学生以组为单位申报,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实践地或服务社区负责人签字盖章证明)。
(2)通过学生的交流,学生分别进行组内互评和全班互评。
(3)班主任考核,并引导学生对活动进行反思,强化体验,表扬先进,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4)教务处审核,并在学期结束前统一公示学生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内容和学分。
(三)评价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行学分制和等级制相结合的评价。学分是计算学生完成学习量的单位,学生完成一定的学习量且成绩合格即获得该科目的学分。因此学分制评价主要考察在于学生学习的量,而不是学习的质。等级制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表现、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评定以及学习成果的质量状况,给予一定的等级评定,分为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个等级。
学分认定由学校课程指导中心在每学期组成评审组具体负责实施。评审组成员可以由以下人员组成:学校领导、教导主任、教科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学生代表等。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教务处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