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 ——读《朱子家训》有感

2017-10-18

百善孝为先

                    ——读《朱子家训》有感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高二(11)班  侯天懿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所以,为人子女一定要孝于亲。最近,我有机会重温了柏庐先生的《朱子家训》,更是不由感叹,良好的家风、家训就能成就幸福美好的家庭。

我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充满充满爱与温暖的家庭中,我的家人彼此之间相亲相爱,小辈们孝敬长辈,长辈们爱护小辈。我的阿婆就是一个对老人特别孝顺的人。阿婆平时和我们一起住在昆山市里,不过她心里一直非常惦记她的妈妈,也就是我的外婆太太。每个周末,阿婆都会带上外婆太太喜欢吃的菜——红烧肉、百叶包、油面筋塞肉等去看望她。太太有高血压,有一次妈妈告诉阿婆,多吃芹菜能降血压,多吃黑木耳能软化血管,后来阿婆每次去看太太都会带上一把新鲜的芹菜,加上一点黑木耳,再放上一些胡萝卜,炒成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素菜,现在这道炒三鲜已经成为外婆太太最喜欢吃的一道菜了。

不光如此,阿婆还是太太的“御用理发师”呢。听阿婆说太太因为心疼钱,舍不得每个月花上10元钱去理发,所以有时候头发长了也不去剪,于是给太太理发这个光荣的使命就落到我阿婆身上了。每个月月底的某一天,她都会如约而至去给太太理发。我就亲眼看见过一次阿婆为太太洗头、理发的全过程,印象最深的就是太太那一句连一句的“‘色宜’(昆山方言,舒服的意思)!‘色宜’!”和她那张笑得像朵花似的、满是皱纹的脸。

逢年过节的时候,爸爸妈妈总会带着我,买上一些适合老年人吃的好东西去乡下看望太太,然后我们会帮太太一起收拾几件换洗的衣服,把她接到我们千灯的老房子里住上几天。每次太太来了之后,我们家里就真的是四世同堂,其乐融融。那样的日子是最美满、最幸福的。

如果说阿婆是我们家孝顺的老楷模,那爸爸就是我们家孝顺的好标兵。爸爸是个性格豪爽的生意人,在外面有很多朋友。不过他跟我说过,有两种人他是不会和他们做朋友的——一种就是对父母不孝的,一种就是和自己兄弟姐妹相处不好的。

爸爸老家是苏北的,比较喜欢吃辣。不过听阿婆说起,和妈妈结婚后的这十几年里,爸爸从来没有说过一句阿婆烧的菜不好吃的话,最多有时候蘸上一点辣酱加重一点口味。记得有一次,我埋怨阿婆烧的菜太淡了,当场就被爸爸批评了几句,吓得我不敢再多抱怨。

爸爸对老人的孝顺在我们村上是出了名的。他不光对自己的父母、岳父母孝顺,更难得的是,爸爸对妈妈的爷爷、外公都好得不得了。那时候,我的外公太太得了食道癌,要到上海去做放疗。我的舅公,也就是外公太太唯一的儿子当时又在很远的地方上班,不方便回来照顾。爸爸就主动承担起了陪外公太太到上海做放疗的任务,医院里没有床位,外公太太每天坐车往返身体根本吃不消,爸爸就想尽办法在医院附近租了一间房子,陪太太在那里住了整整半个月,照顾他的饮食起居,甚至还每天帮他刮胡子。听阿婆说,太太曾经眼含热泪地说爸爸比他的亲孙子还亲。

听妈妈说,她小时候经常跟着外公太太一起上街卖自家种的菜,每次卖完菜外公太太就会买上两个小包子给妈妈吃,而自己总是舍不得吃一口。外公太太去世已经有10年了,每年的清明时节,爸爸妈妈都会带着我一起去他墓前祭扫。泡上一杯清茶,点上一支香烟,再放上几样水果、小吃,我在这传统的节日里接受着最最传统,也是最最朴素的教育。

百善孝为先——在这样的家风熏陶下,我从小就懂得了要孝顺长辈、体贴父母的道理。每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过生日的时候,我都会用自己的零花钱给他们买一份实用的小礼物,逗他们开心;而爸爸妈妈呢,他们不喜欢我花钱买来的礼物,而是希望收到我亲手制作的东西,所以我就“投其所好”,给他们写上一份发自肺腑的书信,或是精心制作一张贺卡,每次他们都如获至宝般地把我的礼物收藏起来。

家风如雨,润物无声。现在的我已经步入了青春期,也许是学习的压力渐渐大了起来,也许是日渐强大的独立意识,我慢慢开始讨厌被长辈啰嗦、被父母束缚,内心常常会有莫名的烦躁与不安,爸爸妈妈看出了我的变化,经常跟我谈心,教我及时调整情绪,静下心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亲爱的家人们,虽然我无以回报你们对我的爱,但我不会忘记《朱子家训》给予我的启发,永远铭记“百善孝为先”。


治家治学

更多+

治家天下

更多+